Vivid Audio GIYA G3 S2 评测:不可能在听完之后不想念 ​

回想过去自己对于Vivid Audio的体验,一共有两次让我印象深刻。一次是2018年,我接获任务前往代理商采访Vivid Audio营销总监Jerome Hanna。当时的我依照过去经验,很直观的认为这大概又是「另一场」听营销人员用华丽词藻包装自家产品的活动。

Vivid Audio GIYA G3 S2 评测:不可能在听完之后不想念

 

▲作为旗舰系列中体型最小的GIYA G3 S2,在我第一次踏入胜旗的音响空间就不断吸引着我的目光;精美的漆工,配合迷人的 曲线造型,彷彿一款先进的外星音箱,充满科技感

但当天采访Jerome Hanna,我才发现这是其实是一场扎实且精彩的 Vivid Audio技术剖析讲座。从Jerome Hanna眼神中闪着的光芒,我知道他一定是非常喜欢 Vivid Audio才决定加入团队的,那种满腔的热诚骗不了人。当天的采访近两个小时,我却听得津津有味。

而第二次与Vivid Audio音箱有深刻体验,是2020年的一次公司教育训练。当时刘总编刚好在评测Vivid Audio最新的G1 Spirit,这已经是他们家体型最大,表现能力最完整的旗舰音箱。由于低频能量非常充沛,若采用传统摆位,将音箱后方正对后墙,容易引发低频峰值掩盖音乐细节。后来刘总编决定将音箱来个大转向,以对角的斜边做音箱摆位,让音箱两侧的 反射处在不对称空间,破坏两侧平行面,这才让声音的平衡性出来。当音箱调整到位,那次的音质表现之优异,至今还是我认为去刘总编家教育训练次数里,最令人难忘的一次。

▲当年采访Jerome Hanna至今仍让我印象深刻,近两个小时的采访,让我深刻理解Vivid Audio在音箱设计背后追求顶尖音质 重播的企图心

这次听旗舰老三 

时间快转来到2023年,我终于有机会可以坐下来好好聆听Vivid Audio音箱(音响展不算)。只是等级不是旗舰音箱,而是旗舰系列里排行老三的GIYA G3 S2。即便如此,这丝毫不会削弱我对G3 S2的期待,因为它所使用的高音、中音,以及中低音单体,尺寸与皆与旗舰G1 Spirit相同;唯有顺应缩减后的箱体容积,原厂顺势将配置于箱体两侧的低音单元,由旗舰G1 Spirit的225mm降低为135mm,使得G3 S2看起来俨然就是一对小型旗舰音箱,让您用更可亲的,就能将旗舰级的音质带回家。

▲目前旗舰GIYA系列一共备有四款音箱,音箱体型可以从上图简单做比对,而本次评测的S3 S2则是系列中体型第二小的,适合 一般居家空间摆放。值得留意的是,GIYA系列除了低音单元顺应箱体容积而有所变化,其余的高音、中音,以及中低音单元, 尺寸在四者之间都是一样,以维持相近的音质音色表现

▲S3 S2的外型漂亮极了,尤其见到音箱实体,下盘饱满浮凸,随着曲线往高处走,还留下一个迷人的到钩造型,精美彷彿艺术品

而我向来认为,购买这种精华技术几乎与旗舰相同的系列小音箱,是很划算的选择。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足够的聆听空间可让大型音箱的低频自在挥洒,有时聆听空间不大,选择一个音箱能量可与空间大小「耦合」的,才是明智之举。

不仅帮您省预算,还解决了低频过多的峰值问题,而相对小巧的音箱又更容易摆位,没有视觉,对前端的放大器驱动力需求也更低,根本一举数得。

漂亮到舍不得留指纹 

当天见到G3 S2实体,我认为过去在网络上单纯看照片,实在太容易误会它是否追求前卫造型而让人难以适应。G3 S2的实体看起来真的漂亮极了!首先是它的箱体作工真的漂亮,尤其表面的多层漆工被处理得圆润光滑,配合箱体不规则的曲线变化,于表面闪耀着温润光泽,是让人想摸,却又怕留下指纹的等级。 

再来,G3 S2的箱体同样延续Vivid Audio风格,音箱下盘突出饱满,随着高度越往上,形体宽度逐渐收窄,并在箱体的最上端,巧妙留下一个迷人的倒勾朝后方卷曲之造型,彷彿就是一对存在于宇宙其他星球的先进音箱,科技感十足。

▲音箱本体外侧备有磁吸式网罩,可以直接取下,但用家在拆取时要特别留意,刮伤音箱精美的烤漆可就不好了

但回归到音箱设计本位,这种几乎遵循教科书好声逻辑打造的音箱堪称示范等级,几乎每一处设计都与好声息息相关。例如我们都知道最好的箱体设计就是圆形球体,这最大程度的可减少单元绕射情形,而S3 G2采用的充满曲线的箱体造型也不遑多让,没有任何平行面的结构让它不仅可减少单元绕射,更能削弱空间声音反射后对音箱产生的负面影响,让音箱瞬间。 

箱体设计含金量满满 

再看G3 S2的结构设计,它不采用传统的MDF或者HDF木料打造,而是原厂特殊的复合材料,并以专业器具铸造而成。而所谓的复合式材料,其实就是严选的Balsa轻木料,并在其中混入玻璃纤维构成三明治结构,配合音箱底层所使用的碳纤维底座,就能大幅化解振动产生。

采用这么特殊的复合材料有何好处呢?第一个是刚性特别好,而且阻尼特性优良,但箱体质量却很轻。以G3 S2这种饱满的音箱体型,单支音箱重量落在42公斤,即便一个成年人也能完成音箱移动更换摆位。

▲图中是取下网罩的样子,这次的S2改款,其中一部份便在于更改了单元外侧的网罩造型

重点是,它的箱体刚性配合内部阻尼,使得音箱几乎可化解所有单元产生的谐振干扰。这次在胜旗聆听这对音箱,我曾在正常音量(80dB)用手实际触摸两侧低音单元的周围箱体,我几乎感受不到共振产生,让耳朵听见的声音来自单元本身,使得箱体瞬间化于无形,难怪听见的音质会如此通透无染。 

采用复合式箱体的第二个好处,是可以更容易加工成原厂预先设定的曲线造型。这种优雅的曲线若换做一般的MDF或者HDF木料将会更难加工,而且难以确保加工后经过长年的湿度变化而不变形。

最后,采用复合式材料,由于它的刚性极好,阻尼特性高,同时容易加工,这让原厂有弹性将箱体维持在良好的刚性与阻尼特性之余,将箱体厚度维持在一定轻薄的程度。

▲图中是音箱的中低音单元,采用金属振膜打造,悬边采用长冲程设计,配合后方专属的弯曲导管,可发出充沛且惊人的声音能量

这有什么好处呢?就是最大程度的保留音箱内部的箱体容积,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低频表现。事实上,这次前往胜旗音响试听,G3 S2发出的音质表现在我预期范围之内,毕竟处在这价位带的音箱,没有一对是不好听的,仅有音色走向是否合您胃口。但这对「小」落地音箱发出的饱满低频,却完全出乎我意料。有关于G3 S2的低频表现,我留到后面的听感篇幅再细说。 

采用TTL单元导管技术 

来谈G3 S2所使用的单元,那也是含金量满满,让我想到当初采访Jerome Hanna时他与我谈到的所有细节。首先,原厂为它配置的五只单元全是自家研发,而Vivid Audio的创办人就是当年设计B&W经典鹦鹉螺的Laurence Dickie,光是这点就是音箱的音质保证,而且一上市就充满传奇色彩,注定发售后即成经典,赢在起跑点。 

同样的,从G3 S2身上,您一样可以嗅到当年鹦鹉螺音箱的惯用元素,例如下盘饱满,朝着音箱上端宽度逐渐收窄的箱体造型,这与当年的鹦鹉螺音箱卷曲外型类似。这次G3 S2同样在单元后方配置了专属的单元导管来消化背波,这在当年鹦鹉螺音箱身上也有相同设计,也是它被誉为经典的原因之一。

▲Vivid Audio音箱的外型是标准的Form follows function,优美的曲线不带平行面,目的在于降低单元背后的箱内驻波产生。 而漂亮的弧度箱体也可进一步降低空间反射对箱体产生的影响。单元后方的专属声波导管也是纯净音质的关键

而不同于GIYA系列的两位老大哥G1 S以及G2,是将高音单元与中音单元的导管采用隐藏式设计。G3 S2因为箱体容积的调整,原厂将两根单元导管采用外露设计,配置位置就刚好在箱体顶端的卷曲造型之间。而下方的中低音单元,则是将单元导管设计成卷曲造型,顺着弧度往上端消散。

▲高音单元后方备有最新的TTL声波导管技术,后方管体采用金属打造,外型由宽渐窄,管状结构之长度与宽度经过原厂以计算机 精准分析,配合内部的羊毛纤维作为阻尼,即可确保背波完整消散,不会来回反射影响音质

▲图中是高音单元后方的SFM磁力系统,末端配置了八块磁铁构成磁力环结构,中央的磁隙间距极窄,可让磁束密度大幅提升至 2.5T,是传统25mm动圈高音的两倍,灵敏度高达96dB

至于高音与中音单元的背后导管则采用金属打造,宽度由靠近单元那端为最宽,随后跟着越靠近尾端将导管宽度逐渐收窄,配合内部配置的羊毛纤维作为阻尼,即可精准控制单元背波完整消化,不会反射影响振膜的音质纯净度。这项技术原厂称为TTL,也就是Tapered Tube Loading,是我看过能将单元设计与杰出外型做完美结合的一次精彩示范。 

避开盆失真 

再看G3 S2的振膜用料,它清一色采用金属振膜。音箱一共配置五只单元,包括一只D26高音、一只D50中音、一只C125S中低音,以及两只C135低音单元。但根据原厂研究,采用金属振膜即便刚性优良,却会在某个频段造成盆失真。这是一般人对于金属振膜留下钢硬、尖锐、生冷等印象的根源。

▲采用复合式箱体结构的优势在于可以依照原厂设定将箱体造型加工成预定的曲线,同时内部刚性与阻尼特性优良,可经过长年使用而不变形。不仅如此,箱体还能尽量做得轻薄维持内部足量的箱体容积,是音箱发出饱满低频的关键

而Vivid Audio的解决方案有两个。第一是直接改变振膜造型。以这次G3 S2采用的高音单元为例,它采用的高音振膜并非传统圆形状,而是如同鸡蛋一般带有悬垂线弧度,原厂称做 Catenary Dome Profile。这是原厂根据FEA有限元素分析最终采用的造型,比起传统圆形振膜具备更强的抗失真表现,配合单元外围所配置的碳纤维环作为阻尼,即可将第一次的盆失真提升到高音单元工作以外的范围。 

根据原厂标示,G3 S2的D26高音单元工作范围落在3.5k至36k之间,而单元的初次盆失真则会在44k产生。等于这只高音可随时保持在最好的线性状态下工作,将失真降至最低。

▲仔细观察会发现高音单元的金属振膜结构并非常见的圆形状,而是彷彿鸡蛋一般带有弧形曲线,目的在于降低盆失真,避免金属振膜的铃振点

独家技术满载 

Vivid Audio的单元设计特点还包括高音单元后方采用了SFM磁力系统(Super Flux Magnets)。原厂在末端配置了由八块磁铁所构成的磁力环结构,而为了让单元末端的TTL 单元导管发挥效,原厂刻意加大了磁力系统的中央面积,使得单元背波的排送更加畅快无碍。重点是磁力系统的磁隙间距极窄,可让磁束密度大幅提升至2.5T,是传统25mm动圈高音的两倍,灵敏度高达96dB。 

至于其他单元设计,还包含所谓的HVF(Highly Vented Former)。这是原厂为了要极大化单元磁通量,刻意将音箱的线圈与磁极之间的间隙极窄化,仅有0.3mm。但这么做的缺点, 是当音圈在前后摆福动作时,容易产生空气压缩产生阻力,进而妨碍单元运作。原厂的作,就是在线圈筒上打洞,一方面减轻重量、一方面帮助散热,同时还能排除风切噪音。

▲原厂针对GIYA系列音箱推出了非常多的订制配色,图中是原厂设定的色卡,有非常多选择。相信一定可以找到适合您府上装潢的颜色 

为了要减少单元往后推而产生的空气阻力,原厂也大幅优化了固定单元的框架造型,采用了 预先分析过的12条肋骨金属框架。除了可取得最强的刚性提供单元稳定的工作状态,还能最 大程度的预留篓空面积不影响单元的摆福动作。

以C125中低音单元为例,原厂为它配置的金属肋骨每条仅有3mm宽,总覆盖面积仅有前方 单元的10%。但每条肋骨金属的厚度却大幅提升,用来维持一定程度的刚性结构,这些都是 藏在单元后方的秘密。

▲为了让单元在进行前后摆幅时能够更为畅快无碍,原厂特地极窄化单元框架的面积。从这个角度可见原订的12条肋骨金属框架正面极窄,但侧面看见的结构厚度却非常惊人,覆盖面积仅有单元的10%,可降低单元驱动的空气阻力

S2版本的各项优化 

最后来看配置于箱体两侧的低音单元,它一共用上了两个关键技术。第一个是Reaction Cancelling Compliant Mount(RCCM),也就是将两只低音单元采「背对背」方式配置, 藉此达到低音振动消除设计。而所谓的Reaction Cancelling Ports(RCP)则是原厂于低音单元侧边,配置了一个半月型的低音反射孔。这参考了牛顿第三运动定律,让单元在运作时,空气朝内与朝外发送的作用力相同,以减少空气噪音。 

至于这次G3的S2(Series 2)改版,官网上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就外观上,S2的高音与中音单元在前一代是采用十字型的固定架保护,这次则换上传统的洞洞型保护网。其他优化重点根据国外的网络报导,也都是针对音箱整体设计的细项做优化。 

例如箱体与单元之间的阻尼环就有所改良以降低振动干扰,同时也更进一步改善了箱体的谐振特性,包括前一代的箱体采用市面上现成的玻璃纤维制作,而新款S2版本则改以由原厂自行研发的材料打造,换取更好的刚性与阻尼特性。最后是S2版本也优化了低音反射孔面积, 这再次减少了空气噪音,使得低频表现的速度更快,且音色更透明。

▲当天仔细观察G3 S2的外型设计,真的非常优美。个人最喜欢的就是连一般厂商都容易设计得很通俗的低音反射孔,也能配合箱体曲线将其融合,用一个半月形的造型来加速空气快速导出,同时降低气流噪音

平衡低频直冒脑内啡 

当天前往胜旗聆听,参考器材为Esoteric N-05XD数字讯源,搭配Esoteric G-5时脉产生器,音箱则以darTZeel CTH-8550 MKII放做驱动,串流平台则是Tidal。从聆听的一开始,率先吸引我注意力的,绝对是这对音箱充沛且饱满的低频表现。

首先,当天在聆听时,我还没深入研究G3 S2的复合式结构设计。因此并不知道原厂采用这种先进的箱体用料,其优势在于可确保足够的箱体刚性与阻尼特性之余,还能尽可能的减少箱体厚度来取得内部最多的箱体容积。当天当我播放由Signum Classics发行的「四季:小提 琴协奏曲」,我很意外这对音箱竟然能发出这么有弹性的低频能量。 

弦乐下盘的解析力非常好,却又非常透明,而且灵动。包括专辑采用古乐器录制的音色,当弦乐在快速演奏时,那种全体能量散发出的鲜甜优雅气质,竟然能在极快的瞬时反应中,与 下层的低频完全融合。

G3 S2是一对采用四音路五单元设计的落地式音箱,但入耳的声音一致性,就好像在聆听一对高频与低频延伸能力特别好的全音域音箱,不仅每个声部充满着和谐美感,那种围绕在音箱周围不断产生的音乐细节更是丰富无比。

▲G3 S2的低音单元采用背对背设计,配置于箱体两侧,配合内部足量的箱体容积,可发出比预期更饱满的低频能量

G3 S2极好的低频表现还能在当天我播放的流行音乐专辑中获得验证。其中包括播放亚裔美国创作歌手Keshi的「Always」单曲,内中发出的电子低频质感就象是一个廓清晰的能量球;

边缘不涣散,密度极高,而且弹性优异,尤其专辑第一首「Always」,那种平衡感受就像为现场音箱增添了超低音一样,恰到好处的平衡美感,让人脑内啡直冒。而在重播专辑另一首「More」,低频音色马上又换了另一种面貌,从前面较为宽松具弹性的低频特性,转为更为紧实,往内收缩的低频密度。

播至另一首「B.Y.S.」,听见的速度则来得更快、收尾更短,节奏的进行更为紧奏。您要说 G3 S2是一对专为重播极美音质所打造的音箱吗?但在它身上,我又听见了足够的鉴别能力,让我能明确感受到不同专辑混音、录音,在音色细微表现上的不同,这样的音箱怎能让人不喜爱呢?

▲当天搭配G3 S2的参考器材也是一时之选,包括Esoteric N-05XD数字讯源,搭配Esoteric G-5时脉产生器,音箱则以 darTZeel CTH-8550 MKII放做驱动,听见的音质音色表现超群

大提琴宽松迷人 

来谈G3 S2的音质音色,它能在极具透明与无染的音色中,维持着一份细腻柔软的音质弹性。包括在播放专辑最后一轨的「Us」,Keshi极具渲染力的歌声比过去都更显感人;那种口气平淡,但内在却彷彿把整个心都掏出来唱的心情,更加使人动容。 

换上美国女创作歌手MAYE的「Yours」,她风情万种的嗓音特色,又顿时将前面哀伤笼罩的气氛,转为更为的愉悦感,彷彿整个聆听空间都充满了光晕一般的复古色调。但要一睹这对音箱的音色表现,用古典音乐来评鉴,绝对是最理想的选择。

例如在重播Samuel Gurwitsch演奏的「Collections d’Ariasd’Amour et de Tristesse」,G3 S2发出的大提琴宽松又迷人,即便琴音线条带着丰富暖系色调,但入耳的音色层次却带着分外透明的感受, 将琴音强弱演奏变化拉出鲜明的对比度。 

由G3 S2重播出的大提琴,音色是透明年轻的,但琴音形体的呈现却是饱满、扎实,且富有宽松厚度的。能将这两项声音特质融合在一起,结合得这么完美,我相信原厂在背后绝对做 了非常多的调整才能达到如此平衡的境界。 

钢琴轻盈弹跳

来听钢琴演奏,我选了由Elena Fischer-Dieskau演奏的舒曼、布拉姆斯曲集。G3 S2散发出的琴音光泽,没有象是气动式高音那种特别张扬的华丽感,也没有如传统金属振膜善于强调高频延伸的飘逸特性。在我听来,它更像两者的综合体,有着适量的高频延伸却不噪耳,有着清新明快的高频速度,却始终带着宜性厚度,这让它重播出的每一颗琴音,都能在圆润颗粒中维持着珍珠一般的唯美光泽。 

以个性来说,G3 S2确实带着一种相对柔的女性特质,这让它在重播钢琴演奏时,更能精准描绘ElenaFischer-Dieskau的细腻演奏技巧;指尖放柔时,能让人听见琴音最末端的泛音围绕,但该凶猛时,那种瞬间运用高演奏张力所激发出的堂音效果,更是顿时将空间感的感受提升了好几倍。

即便G3 S2是一对体型略小的落地式音箱,但它所能发出的音乐动态之强劲,堪称同体型音箱中之冠。无论是流行音乐还是古典音乐,这对音箱一直赋予我一种高动能,却始终保持在最佳线性下工作的低失真表现,绝对物有所值。

▲G3 S2真正让我讶异的是除了古典与爵士乐重播能力一流,以一对小型落地音箱来说,它充沛的低频能量与空间感塑造能力, 更利于展现流行音乐的混音以及低频表现。当天播放亚裔美国创作歌手Keshi的「Always」单曲,就让我爱不释手

小音箱罕见的音场效果 

最后我要特别强调G3 S2的一点,是它的音场描绘以及空间感的塑造相当厉害。如果身体对于音乐空间感的感受来自于音箱丰富的低频表现,G3 S2能够激发出的空间感效果绝对是毋庸置疑的。但要具备优良的音场刻画能力,这对音箱的声音分离度一定要好。 

在尚未聆听G3 S2之前,老实说,我对它的音场性是有所顾虑的,毕竟音箱体型不算大,箱体高度仅有110公分。但当我坐在胜旗的皇帝位,播放Bill Evans那张经典的「Walts For Debby」,我还真的不敢相信这是由一对体型这么小音箱可撑出的音场效果。 

首先是声音的分离度很高,胜旗过去习惯不采用音箱的大角度Toe in,让音箱几乎是正面朝前,而在不影响中央结像力的前提下,这尽可能的保持音场两侧的宽度,同时提升了声音的分离度。听G3 S2唱歌,它发出的声音线条都不是纤细瘦弱的,而是饱满浮凸,分离度高的。例如这张爵士专辑,录音中就是三件乐器各自演奏,这对音箱描绘出的三者形体,均是鲜明庞大、贴近感极佳。 

我认为这次在胜旗空间展示这对G3 S2,它整体的声音能量确实与当天的胜旗空间达到了某种「耦合效果」,除了能让音箱尽情发挥,释放完整的声音动态,声音抽离音箱本体在空间结像的表现能力,更是塑造极佳音场表现能力的关键。 

从这张专辑,G3 S2除了最大程度的将钢琴、低音贝斯,以及爵士鼓描绘出栩栩如生的音乐表情。专辑中采用现场录音的活生气息,也随着音乐背景后方的餐盘碰撞声响,随时提醒着我这是一张爵士历史上伟大的现场录音专辑。即便无缘参与其中,但透过G3 S2的重播,总是有那么一瞬间让我彷彿置身现场,近距离感受到演奏者那端传来的热度,绝对是当天外烩时,最令人难忘的时刻。

不可能听完之后不想念 

即便G3 S2是旗舰系列中位于老三的落地式音箱,体型不大,但大幅承接旗舰系列的众多核心技术,让当天的聆听体验,其满足程度几乎与过去聆听G1 Spirit时相同。这绝对是一对造型独特,声音富有极强魅力,同时内在技术含金量100分的先进音箱。

科技外型只是它吸引你眼球注意的表象,要懂得它的好,会在您按下播放键聆听熟悉音乐的 第一秒之后浮现,是不可能在听完之后不想念的。 

规格:

Vivid Audio GIYA G3 S2

类型:四音路五单元落地式音箱

单元:D26高音单元 ×1、D50中音单元×1、C125中低音单元×1、C135低音单元×2

灵敏度:87dB

频均阻抗:6欧姆(最低4欧姆)

频率响应:36-33k(+/-2dB)

总谐波失真:小于 0.5%

分频点:220、880、3.5k

最高可承受率:800瓦

外观尺寸(WHD) 341×1,161×578mm

重量:42公斤

音频应用编曲资源网-Audioba-音频吧编曲混音资源网访问主页
THE END